华为存储:成绩背后的故事

日期: 2014-04-07 作者:吴迪 来源:TechTarget中国

2013年是华为存储硕果累累的一年,根据Gartner2013年第四季度全球存储市场份额报告,华为存储获得了2013年Q4中国区销售收入第一,2013Q4中国区销售套数第一,2013Q4中国区销售容量第一,2013年Q1-Q4全球市场厂商平均增长率第一,2013年Q1-Q4中国市场厂商平均增长率第一,总计“五项第一”。2013年,华为存储再次刷新两项记录,高端存储破百万IOPS,大数据存储破五百万OPS大关。华为高端存储OceanStor 18000上市仅一年,就有约150套的销售业绩……

对于刚刚进入企业级市场的华为,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带动着它的成功?为解开心中的谜团,我们一行人等来到了位于成都郫县的华为研究所,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发掘这其中的奥妙所在。

华为存储产品线副总裁孟广斌

华为存储产品线副总裁孟广斌

纵观高端存储市场,我们看到的多是国际厂商的名字,EMC、IBM、HDS、HP……,这些与硅谷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企业多年来一直雄霸着高端存储市场。而华为存储,这个诞生在豆瓣酱之乡郫县的后来者,却不带一丝乡土气息的华丽丽地登上了高端存储的舞台。有人戏谑称,高端存储的未来,一半看硅谷,一半看郫县。

成都研究所8000多名研究人员中有3000多人从事着存储的研发工作,为打造这颗皇冠上的明珠而努力。“皇冠上的明珠”是华为存储产品线副总裁孟广斌对高端存储的美誉,他说,能够做好高端存储意味着拥有超强的技术实力。

孟广斌表示,能够做出高端存储需要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整体设计能力;二是复杂的软件和硬件整合能力,这其中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第三就是测试能力。为了确保产品的稳定、可靠、高性能,华为存储产品要历经兼容性实验室、系统实验室和解决方案实验室中无数测试项目的洗礼。

华为存储Marketing部高级产品总监李义陶
华为存储Marketing部高级产品总监李义陶

华为的兼容性实验室是华为投资两亿美元打造的超大型实验室,在这里,华为存储要与各种厂商的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进行兼容性测试,有四十多种场景,主要目的是消除小概率事件。系统实验室是为了保证产品在客户应用环境中的高性能。而在解决方案实验室中,华为将自己的存储产品放在媒资、监控、金融的特定行业IT环境进行测试,充分保障特定行业对存储的需求。

在参观解决方案实验室的过程中,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华为最快的SAN和最快的NAS的诞生历程。孟广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存储之所以能具备这么高的性能,是缘于华为的两项关键技术。一是智能交换矩阵技术,这是一种互联网架构,华为最多可以采用16个矩阵,如同一个人同时使用多个大脑进行思考。华为的第二项特色是在磁盘中应用的RAID2.0+技术,可以减少重构数据的总量,只对大块(Chunk)进行重构;增加重构块目标盘数,使得每TB重构小于30分钟,传统的RAID每TB重构则需9小时,重构时间缩短直接降低双盘失效的概率,提高了存储的可靠性。

大数据是近两年来热的不能再热的话题,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跃跃欲试,希望从大数据中获取价值。针对大数据存储,华为从2013年就已经开始了在国内的布局,已经完成了重点客户66家。在自身产品设计上,华为OceanStor9000产品做到了业界唯一的“三位一体”,将存储、分析和归档放到了一套系统中,避免了数据迁移问题。

 华为存储Marketing部高级营销经理张强
华为存储Marketing部高级营销经理张强

为有效降低能耗,华为在“绿色存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CPU、硬盘睡眠、走风散热等等。在散热方面,华为走在了创新的前列,不是靠空调而是靠液体散热,可以降低80%的能耗。华为存储Marketing部高级营销经理张强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华为与央视的合作案例。为节约人力成本并提高便捷性,央视期望使用磁盘代替磁带,但高额的电能消耗却让其望而却步。华为为央视专门进行了专项开发,可以实现磁盘的整框下电,需要运行时再上电,极大解决了央视难题。

上面的例子可以说是华为针对客户需求的创新之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让华为在产品设计时多了一层思考。2013年,华为存储通过了九级抗震测试,可以适用于任何地震高发地区。而针对中国本土大气污染和数据中心装修污染的实际情况,华为为自身存储设备增加了抗腐蚀功能。

谈到未来高端存储的发展,华为存储Marketing部高级产品总监李义陶表示,未来高端存储的应用一方面是闪存的应用,客户会选择可靠性更高,长期维护成本更优的产品。另外,高端存储将会承载更多的业务,以其自身较高的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对小型数据管理设备进行融合。

成都之行,让笔者对郫县,对华为都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希望这个豆瓣酱之乡从传统走向现代,承载起企业级存储市场的繁荣。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吴迪
吴迪

2008年入职TechTarget,负责旗下存储网站、网络网站和安全网站的内容建设,长期关注企业级IT技术发展。发表大量原创作品,同时带领编辑团队推出电子杂志《存储经理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