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医疗信息化:365*24的支持体系

日期: 2014-01-20 作者:吴迪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大约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各个医院陆陆续续建设自己的机房并上线HIS、PACS等系统,解决了患者就诊、医院管理和医生诊疗等多个流程的电子化问题。近日,北京中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牛晓伟与TechTarget中国记者分享了北京中医医院的医疗信息化之路。

北京中医医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搭建计算机室,配合专家项目。2007年,北京中医医院对机房实施改造,正式创建了医院的信息中心。硬件设备最初只有一台IBM小机加一台服务器以及一些华三的网络设备,后来又增加了两台曙光高性能服务器。

北京中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牛晓伟

据牛晓伟介绍,目前信息中心设备上一共运行着八十多个系统。主要的系统是HIS系统,几乎支持了医院医疗部分的全业务,从建卡、挂号、门诊、住院、护士站到交费、结算、发药等等都包含在其中。外延系统还包括了检验、抽血、放射、超声等,大约有三四十个系统。从大框架来说,医疗、行政、后勤、科研都有相应的系统来支撑,复杂的系统支持了医院的整体运作。

365*24不停机:业务连续性要求非常高

北京中医医院是一家24小时接诊,全年无休的三甲医院。这对于牛晓伟这个团队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为了保证业务连续性,北京中医医院采用了与互联网物理隔绝的方式保证内网的安全。医院全天预计要接待8000名患者,这样数据量就会非常大,并发用户多,对存储的读写速度和安全性要求都非常高。北京中医医院的核心的HIS系统和医疗影像使用的PACS系统都运行在FC盘上,其他外围应用系统及检索则使用SATA盘。

从2010年开始,北京中医医院开始在两台曙光高性能服务器上运行服务器虚拟化,非核心系统的二十多个应用,如奖金管理、科研和HR系统等都运行在虚机上。HIS系统运行在IBM小机上。

大数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大数据的应用,牛晓伟表示,目前北京中医医院的数据还不够大,HIS系统中的数据量大约是几百个G,PACS是几个T,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大体不会超出管理者的经验。只有一个区域中的医院联合起来才能实现大数据的价值,为患者挂号、医疗资源的分配起到一个区域指导作用。

大数据也不等同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标本一般只有几十个。中医病历没有完全结构化,中医的病种杂,大数据暂时还不会对医疗提供很大的指导作用。

北京中医医院在数据方面做了一些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建了一个数据仓库,可以从不同系统中提取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正在进行的数据管理项目是集成可视化工程,将相关管理指标集成到一个系统,采用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HIS系统:医院运行的核心

目前中国医院核心的系统都采用的是HIS系统,只是细节处各有差别。北京中医医院从2000年开始采用HIS系统,当时采用是一款国产软件,但由于逐渐不能满足三甲医院的需要。于是2007年在进行信息中心改造时,开始采用东华软件的HIS产品。这款产品是在澳大利亚开发的平台,理念比较先进,架构非常符合医院的需求,并且产品线相对完善,大多数系统都在一个集中的平台上,不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

早期国内的HIS系统以收费为基础,而引进的这套HIS软件以医嘱的流程为基础,包含了医嘱、收费、取药、库存、物流等整个信息流程。如果医生开了化验,就会产生一个标本号,然后让护士采血,医生检验,最后再返回医疗站。

北京中医医院是个中医机构,但因为整体的诊疗流程也是标准的,并不需要对HIS框架进行大的调整,主要在中草药的处理、中医项目的处理以及电子病历方面要做些微调。另外,中医每个方子的用药种类都非常多,有些要需要特殊的煎服方法。中医还有一些特色诊疗项目、电子病历、以及独特的病名和辨症方式等,这些都对系统进行调整。

目前,北京中医医院采用的是Caché数据库,这种数据库在美国的医院比较常用。Caché数据库最早是由一个医生设计,比较符合医生的逻辑,但总体来讲对资源的占用比较大。一般只能跑在小机上。但中国的三甲医院患者数据非常巨大,对整个数据库有很大压力。

北京中医医院信息中心的IT团队还不到十人,全院80多个系统的维护确实会有很大的挑战,在采访时,我们看到牛晓伟身后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写着今年要执行的大大小小的项目,总计有四五十个。对北京中医医院来说,信息化的力量不容小觑,原规划2000人的日接诊量实际上每天接诊8000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吴迪
吴迪

2008年入职TechTarget,负责旗下存储网站、网络网站和安全网站的内容建设,长期关注企业级IT技术发展。发表大量原创作品,同时带领编辑团队推出电子杂志《存储经理人》。

相关推荐